8. OSPF 动态路由协议
8. OSPF 动态路由协议
OSPF 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 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,是网络中最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(IGP)之一。下面我将为您全面介绍 OSPF。
一、OSPF 基本概念
1. OSPF 特点
- 链路状态协议: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图
- 开放标准:RFC 2328定义,多厂商兼容
- 快速收敛:使用SPF算法快速计算最短路径
- 分层设计:支持区域(Area)划分
- 无类路由:支持VLSM和CIDR
- 高效更新:仅发送变化的部分(增量更新)
- 认证支持:提供明文和MD5认证
二、OSPF与RIP的详细比较
OSPF 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 和 RIP 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) 是两种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(IGP),但它们在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上有显著差异。以下是它们的详细对比:
1. 协议类型与算法
| 特性 | OSPF | RIP |
|---|---|---|
| 协议类型 | 链路状态(Link-State)协议 | 距离矢量(Distance-Vector)协议 |
| 算法 | Dijkstra的最短路径优先(SPF)算法 | Bellman-Ford算法 |
| 标准 | 开放标准(RFC 2328) | RIP v1(私有)、RIP v2(RFC 2453) |
2. 度量标准与路径选择
| 特性 | OSPF | RIP |
|---|---|---|
| 度量标准 | 成本(Cost),基于带宽(10^8/BW) | 跳数(Hop count) |
| 最大跳数 | 无限制 | 15跳(16跳视为不可达) |
| 路径选择 | 考虑带宽、延迟等多种因素 | 仅基于跳数 |
3. 网络规模与收敛速度
| 特性 | OSPF | RIP |
|---|---|---|
| 网络规模 | 适合大型网络(支持分层设计) | 适合小型网络(跳数限制) |
| 收敛速度 | 快速(秒级) | 慢(分钟级),存在路由环路风险 |
| 更新方式 | 触发更新+定期(30分钟)更新 | 完全定期(30秒)更新 |
4. 网络设计与区域划分
| 特性 | OSPF | RIP |
|---|---|---|
| 分层设计 | 支持区域划分(Area 0必须) | 平面网络结构 |
| VLSM支持 | 完全支持 | RIPv1不支持,RIPv2支持 |
| 认证 | 支持明文和MD5认证 | RIPv2支持明文认证 |
5. 资源消耗与实现复杂度
| 特性 | OSPF | RIP |
|---|---|---|
| CPU消耗 | 较高(SPF计算) | 较低 |
| 内存消耗 | 较高(维护拓扑数据库) | 较低 |
| 配置复杂度 | 较复杂 | 非常简单 |
6. 实际应用场景
| 特性 | OSPF | RIP |
|---|---|---|
| 适用场景 | 大中型企业网络、ISP骨干网 | 小型网络、简单拓扑环境 |
| 现代应用 | 广泛使用 | 逐渐被淘汰,仅用于遗留系统 |
7. 路由信息处理
| 特性 | OSPF | RIP |
|---|---|---|
| 路由信息 | 传递链路状态(LSA) | 传递整个路由表 |
| 更新内容 | 仅发送变化的部分 | 发送完整路由表 |
| 外部路由 | 支持多种外部路由类型(Type 5/7 LSA) | 简单重分布 |
| 逐渐被淘汰。 |
三、OSPF 区域设计
1. 区域类型
- 骨干区域(Area 0): 必须存在,连接所有其他区域
- 常规区域: 非骨干区域(Area 1, Area 2等)
- 末节区域(Stub Area): 不接收外部路由
- 完全末节区域(Totally Stubby Area): 只接收默认路由
- NSSA (Not-So-Stubby Area): 允许有限的外部路由
2. 路由器角色
- 内部路由器: 所有接口在同一区域
- 区域边界路由器(ABR): 连接多个区域
- 骨干路由器: 至少一个接口在Area 0
-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(ASBR): 连接OSPF域与其他路由域
四、OSPF 配置
1. 基本配置
Router(config)# router ospf <process-id>
Router(config-router)# network <network-address> <wildcard-mask> area <area-id>
示例:
Router(config)# router ospf 1
Router(config-router)# network 192.168.1.0 0.0.0.255 area 0
Router(config-router)# network 10.1.1.0 0.0.0.255 area 1
2. 配置OSPF认证
明文认证:
Router(config-if)# ip ospf authentication
Router(config-if)# ip ospf authentication-key <password>
五、OSPF Cost 计算详解
OSPF使用Cost(成本)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,Cost值越小路径越优。下面我将详细介绍OSPF Cost的计算方法和相关配置。
Cost的计算原理
1. 基本计算公式
OSPF接口的Cost值计算公式为:
Cost = Reference Bandwidth (参考带宽) / Interface Bandwidth (接口带宽)
2. 默认参考带宽
- Cisco默认参考带宽为100 Mbps(10^8 bps)
- 因此默认计算公式为:
Cost = 10^8 / 接口带宽(bps)
3. 常见接口的默认Cost值
| 接口类型 | 带宽 | 默认Cost计算 (10^8/BW) | 实际使用Cost |
|---|---|---|---|
| 10M Ethernet | 10 Mbps | 10^7/10^8 = 1 | 10 |
| Fast Ethernet | 100 Mbps | 10^8/10^8 = 1 | 1 |
| Gigabit Ethernet | 1 Gbps | 10^8/10^9 = 0.1 | 1 (最小为1) |
注意:OSPF Cost值必须为整数,小于1的值会被设为1
修改Cost的方法
直接设置接口Cost(接口配置)
Router(config-if)# ip ospf cost <1-65535>
示例(强制设置GigabitEthernet接口Cost为10):
Router(config)#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/0
Router(config-if)# ip ospf cost 10
路径Cost的计算
OSPF计算到达目的地的总Cost是路径上所有出站接口Cost的总和。
示例拓扑:
R1--(Cost=10)-->R2--(Cost=5)-->R3--(Cost=8)-->目标网络
则R1到达目标网络的总Cost = 10 + 5 + 8 = 23
Cost调整的实际应用
1. 流量工程
通过调整Cost值可以影响流量路径:
# 使主路径优先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/0 (主链路)
ip ospf cost 10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/1 (备份链路)
ip ospf cost 50

本文是原创文章,采用 CC BY-NC-ND 4.0 协议,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 现代职校董良
评论
匿名评论
隐私政策
你无需删除空行,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